「伯克利大师讲堂·晋江中学生名校行」经典回顾

首页    往期回顾    「伯克利大师讲堂·晋江中学生名校行」经典回顾

研学的美好,值得你去慢慢品味

THE BEAUTY OF CAMP IS WORTH YOUR TASTE

    2019年第一届“出江走世界·晋江中学生世界名校行活动,顺利落幕。本次大师讲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研学时长两周。整个行程包含世界顶级学者课程、美国本土文化体验、硅谷研学旅行等。课程内容将诺贝尔奖得主等顶尖学者与学生连接,探究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尖端基因,硅谷创新领导力,及其它颠覆时代的革命性研究主题。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走出国门看世界,拓展国际视野。授课者均为伯克利乃至在全美学术界极具影响力的顶尖教授及教育专家。

     本次研学活动极大促进了晋江优秀学子的国际学术交流,分享伯克利顶尖教育资源,为学生及教师提供优质学习机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时代前瞻性的未来创新领袖,同时在全球化驱动下消弭文化隔阂,搭建中美文化教育交流桥梁。

 

2019伯克利研学营经典回顾                        ——By Student·每日总结节选

DAY 1  Welcome to Berkeley

     16个小时的长途飞机后,我们平稳降落~ 太平洋的浪涛拍打着西南海岬,横亘南北的海岸山脉云蒸霞蔚。七月季夏,加州的阳光温柔不躁,蒸干了水汽的海风亲吻着发梢,徘徊于细瘦的温带杉林间,而那挺直的杉木岿然依旧,惊不起一丝摇曳。

      这就是加州——坐落于断裂带上的滨海加州,是往昔的蛮夷之地,亦有今日的万种风情。简短的开营仪式后,张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校长的亲笔寄语,并且领着我们游历了整座校园,了解伯克利的特点和历史。我对加州第一所大学的了解又更加深有感触。同学们各自分领了ID Card,回房调整时差,我满心欢喜且又对未来充满希望。

DAY 2  Opening Ceremony

     信步于伯克利大学,一草一木皆可入画,一隅一瓦悉宜融情。婉约的道旁小舍,是色彩涂抹的柔情剪影;庄严的教学楼,是线条描画的伟岸篇章。灌木丛中的松鼠在林间雀跃,圆滚的身子压得树枝上下摇晃,一双小短手扯下根枝丫就往嘴里啃,或是抱着个花生警觉地盯着你,憖憖然却挡不住嘴角的馋涎;耳旁是老鸦干涩的嗓音,压着喉咙嘶哑,却奏不出一曲妙音,只在树林的深深处做着孤独的歌手,对着如华的针叶和偶然问津的行人演唱;那或黑或白的飞鸟平铺开翅膀低空滑翔,带着它眼中积淀的海上风景,稍稍问候草坪间错落的非洲雏菊,而这阳光下的雏菊不骄不躁,懒懒地拖着自己的影子,在细叶的拥趸下,散作满天星...    

     诺贝尔奖的得主住在浅浅的相框里笑容可掬,和蔼的目光穿过历史的尘埃和你对话,每一张笑颜,每一个眼神,都有一章不凡的故事娓娓道来;实验室的抽风机轰轰作响,延续着前人的智慧,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焕发着现世的活力;悄悄推开图书馆的玻璃门吧,木架上的典籍仿佛被学子注入了生命,既不尘封,亦不泛黄,落地窗的斜阳投影在读者的脸庞,空气间都渗进了书香。

 

DAY 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日出之际,研学团的伙伴们分成四组扎进伯克利大学的图书馆查书。在硕大一个陌生的校园里,隐藏了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中,虽然只是简单的寻找几本书的任务,却也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活动时间,却凝聚了组内队员的团结和智慧。查资料、导向、问路表面上看构成了这次寻书活动的小组结构,实则反应包括信息者,实施者,策划者,主导者的优秀创业团队。

     在第一堂课上,不仅是各位“大佬”的精彩提问,教授的美式幽默和教学也深深令我钦佩。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的平易近人和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他对每一个学生的开导,不论是有没有兴趣,他都愿意从最基础的讲起,徇循渐进地,便能体会AI之妙。而且,相对于国内来说,老师讲的更具有普遍性,相比我当初入门时更能理解,甚至在参数的取舍上,我明白了一些之前不会的。

 

DAY 4 Design Thinking

    伯克利大学特聘讲师Reginald Duhe授课的大师讲堂——设计思维课。Reginald Duhe是一名营销和领导领域的专家。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激发了众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他鼓励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主创新设计牙刷。另外,他还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下午,晋江市中学生开始了在今天伯克利大学的第二堂课,是由著名的硅谷创业家、TeleSense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Naeem Zafar讲授的硅谷创新源泉大讲堂。他为学生介绍了企业的基本结构以及成为一名企业家的素养。他还为学生简述了未来职业的发展趋势。
       在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学生们在草坪上举行了飞盘比赛。飞盘是美国的一项传统运动项目,深受美国学生的喜爱。其中,团体飞盘赛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DAY 5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我们开始深入了解设计思维的内涵。简单的说,设计思维就是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法,进行实验的思考过程。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自己钱包的结构、所装物进行归纳、分类,经过15分钟的小组讨论,桌子上贴着一排排五颜六色的便利贴,那是属于同学们的Ideas。卡纸、A4纸、毛毡纸,物尽其用,毛线、发夹、透明胶,无所不用。精彩纷呈的小组介绍展现出众多有趣而又实际的设计。设计方法解决问题,这并不是件易事,teamwork至关重要。活动过后,我们对各自小组协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下午,我们踏入了伯克利的“全校最丑”的数学系教学楼。陈羽北老师将我们带入560号教室,开始了下午对于AI的研讨会。个人所感,这是研学之旅开始后最为烧脑的一节课,无论是感应器的层层捕捉,还是大数据的重重筛选,都散发着浓浓的高科技气息。在抓住AI这个机遇的同时,我们也面临众多挑战,数据处理的由浅入深,需要我们对技术进行不断创新;数据存储的由小及大,促使我们对数据采取压缩等技术,推动着我们对存储设备的不断改进;面对广大的泛数据,我们应学会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实现时间的充分利用;AI的新兴模态也有诸多像电子皮肤,电子嗅觉等难题等待着人们解决。

 

DAY 6 Nobel Day @ Berkeley

    我们迎来了本次研学活动的重头戏之一——诺贝尔和平奖得主Daniel M.Kanmen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和环境污染的课程。Prof Kamman 积极关注全球变暖问题,致力于清洁能源的研发与普及,彰显了美国人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Kammen教授谈到,面对全球气温上升、环境恶化、工业污染等重大问题,全世界各个国家要加强政策对话和务实合作。他的研究团队同世界各国合作,建立了多国的电力系统模型,其中还包括与清华大学合作研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型。Kammen教授多次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努力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同学们通过与教授之间的交流加强了对保护环境的危机意识,也懂得了保护环境的相关措施。

 

DAY 7 Stanford University

    我们驱车来到了号称有“四个澳门大”的斯坦福校园。负责讲解的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位学长,在简单的历史和背景介绍后,他带着我们走进了斯坦福大学最负盛名的教堂——纪念教堂。推开沉重古朴的门,我们就被教堂气势恢宏的壁画震慑得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左右两侧的壁画用彩色玻璃装饰而成,阳光斜射进窗棂,些许灰尘在空气中浮动,圣经的故事氤氲在午后的空气中,更显出让人敬畏的圣洁。

    你不要以为教堂窗户上的彩瓦琉璃是沉默的定格,那色彩,那蹁跹,那起舞,那是无声的诗篇。眼前是庄严肃穆的神坛,没能偶遇神圣的仪式,可信徒朝圣的仪式感将我们沐浴其中。

    离开教堂,我们行走在斯坦福大学几乎毫无遮挡的主干道上。此处又是另一番风景。这条宽阔笔直的大道向校园深处延伸进去,道两旁是四季葱绿的棕榈树林,校园深处是庄严的石头建筑,建筑的后边青山隐隐。桔红色屋脊,米黄色高墙,屋脊严格对称而错落有致,高墙厚重沉雄而无不通畅。不同于伯克利大学的热情自由,斯坦福大学的大气磅礴让人肃然起敬,却又觉得荡气回肠。

 

DAY 8 Explore San Francisco

“大家冲鸭!”

在这个45度坡的美丽花园里,热闹的一天就此始。你追我赶的竞争中,大家陆续到达坡顶。站在坡顶上远眺,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花鸟纷繁,坡上楼房排列。

第二站是渔人码头。这是这么多天以来最靠近海的一次——破落的港口似乎仍保持着昔日的繁华,海鸥伴着呼啸的海风掠过天空,海豹寻着失落的甲板晒着太阳。“Can I take a picture with you?”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路过许多热情美丽的异域帅哥美女,怀着心中对美的追求,大家纷纷开启“搭讪”模式,与外国友人合影留念。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旧金山艺术宫——一座充满了古罗马气息的美丽建筑。圆顶的大厅,高挑的拱门与石柱撑起了历史的印记;这美丽宫殿半面环湖,湖上天鹅、小鸭、乌龟浮浮沉沉,水面上海鸥扇打着翅膀,岸边水草丰美,实不负其远扬之美名。 

提起旧金山,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这座金门大桥了。这座近代桥梁的奇迹巍然屹立在穹庐之下,勤勤恳恳地工作着,沟通着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它的壮丽也吸引着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最后一站是联合广场,大家在这座现在化城市的中央近距离体验了它的繁华。同时也带着满心的欢喜与疲惫,踏上归程。

 

DAY 9 Aircraft Carrier

    先后走进伯克利的空间科学研究所、陈省身数学科学研究所和企慕已久的劳伦斯科技馆,领略科学的奥妙,接触航空装置及其构造的特点,感受属于科技的风采,从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熏陶思想。

    在劳伦斯科技馆中,各类有趣、引人入胜而又富   含科学知识与道理的展示和装置吸引着我们:用击鼓的方式感受声波的力量,在简易的装置中看到动态漫画,并于巨大的恐龙骨架前,看着这远古巨兽张牙舞爪……当然,令人激动的还有位于科技馆角落精彩的搭积木比赛,活跃了气氛,激发着我们暗涌的斗志……

    下午,我们花半小时的车程去参观已退役数十年的大黄蜂航空母舰,领略前所未有的源自军事的美妙。早早便看见停泊在岸旁的这庞然大物,傲立于天地之间。进了舱室渺小的我们再一次感受它的宏大,一架架身经百战的战机列于其中,用手轻轻触碰,碰到一丝尘埃,也碰到了难以言喻的历史厚重感,在缕缕尘烟中,听见二战的炮鸣轰炸声,听见大黄蜂在太平洋上推开巨浪的响声……

    带我们游览这艘航母的是一位移居美国的台湾老人,苍老的他骨子里仍存着股军人的气势,扯着来自故土的腔调,用那只经历沧桑的手,拨开层层云雾,带我们走进“大黄蜂”中……

 

DAY 10 Innovative leadership Berkeley

     时光偷偷的从同学们的笑声中溜去,在课堂学习的次数也开始了倒计时。下午是Noah Whiteman教授的主场。初次见面,教授却让我感觉格外亲切。Whiteman教授是一名研究生,也是招生办的主席。所以这节课的内容除了基因技术,还指导了我们如何申请UCB。上课期间,教授给我们看了一个关于模拟原始海洋的视频。在基因技术课程讲解中,我们看到了蝴蝶、果蝇基因的相似处;看到了臭鼬刺中毒果,将其毒素“储存”在刺中,以达到防御效果。在课堂上,Whiteman教授与我们进行中文学习互动。同学们热情地教Whiteman教授拼读了土星、果蝇、刺猬、大脑、蟾蜍……教授表示它们的名字很好听,他很喜欢!同学们踊跃地提出问题,关于基因保护野生动物、基因治愈癌症等问题,教授也很耐心解答。

 

DAY 11 Silicon Valley

     走进生机盎然的七月,走进七月滚烫的诗行,倾听柳荫深处抑扬顿挫的蝉鸣,挟裹着不安分的飞翔,带着我们的满心的期待经历了将近两个星期的加州伯克利之旅。岁月流逝,青春悄然,在伯克利的时光已剩不多。结业演讲将至,各个小组在今早展开了忙碌的准备工作。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参加这次结业小组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总结机会,在最短的时刻内完成由学生自己认真、虚心、态度端正的学习和总结态度,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小组成员之间的观点和意见。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

     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们也参与其中,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各个小组互帮互助,并且寻求老师的帮助。每一位成员认真聆听老师的意见和演讲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并由有关内容和结合各个小组的主题展开结业演讲。在小组准备的过程中,有些小组非常热心帮助其他小组解决遇到的问题,小组间的友好竞争与合作的精神充分体现。有利于各成员小组更新学习观念和创造新的思维,更充分体现小个体大团体。

 

DAY 12 Commencement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一转眼为期两周的研学活动就已接近尾声。经过三天内各个小组的精心准备,五份不同主题的PPT“新鲜出炉”。学习总结汇报会正式开始。这次学习总结汇报会的地点与欢迎仪式是同一间教室,一踏入这熟悉又陌生的教室让人一瞬间感慨无限。

    本次汇报会要求每个小组需要全员分工上台全英文演讲,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突破,但同学们丝毫没有胆怯,台风稳健,向评委老师展示了自己小组内的成果,纷纷赢得评委老师的一阵阵称赞,以至于在后续评出名次时三位评委老师陷入许久的沉思与争执... 令人忐忑的成果终于被揭晓,本次学习成果汇报会综合本次活动期间的学习汇报会、分盘比赛、图书馆找书比赛、design thingking教学辅导课团队表现等按照比例评出。

 

DAY 13 Departure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到美国,我已行万里路,但羞愧地清楚自己还未能读万卷书。我是渺小的一位普通中学生,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这次研学之行,或许早已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先进的学风令我向往,又时刻提醒着我。脱离平庸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握人生大方向,勇于探索,不畏失败。

 

 

2019年9月25日 10:00